保險公證人查勘與鑑定工作有那些?考試時可以這樣寫

 Slash
By -
0
保險公證人查勘與鑑定

一般保險公證人考試中除了各個險種之外,也會出無關特定險種的通則概念性題目,其中查勘就是很常出現的題型。


現場查勘可提供決策所需的資訊,若缺乏詳細的現場查勘,保險公司將如同在黑暗中摸索,而被保險人也將無法獲得關於自身風險狀況的報告,我自己過去在當查勘時也很有感。


這篇文章我挑選了一些與查勘相關的考題,藉由研究題目的過程簡單介紹查勘,讓你能夠更了解查勘的概念,即使沒有實務經驗也能知道解題方向。


更新日期:

📖文章目錄




關於查勘與鑑定的人員


實務上保險公證人在查勘與鑑定這部分,都還是以損失發生後的查勘或鑑定為大宗。


至於承保前的查勘或鑑定,大部分都還會是由保險公司內部的損害防阻查勘人員去進行。如果是需要其他專業人士協助的場合,可能還會有工程技師或其他專業人士會勘。


不過在考試時題目可能不會分得這麼細,在回答題目時就還是以保險公證人的角度去寫就好。



查勘與鑑定的意義


114年一般查勘鑑定

試說明保險查勘與鑑定的意義與內容。

113年一般查勘鑑定

保險查勘可分為承保前查勘及出險後查勘,請問何謂承保前查勘及出險後查勘?承保前查勘及出險後查勘之作用又各為何?請分別說明之。

什麼是查勘?

查勘通常指在承保前的確認,在保險公司決定要不要承接這個案子,或是要收多少保費之前,會委派工程師或專業的查勘人員,親自到工廠或其他要投保的物品現場去看一看、檢查一下。


查勘會檢查這個地方有沒有什麼潛在的危險(例如電線老舊、消防設備不夠)、現有的安全措施做得好不好(滅火器有沒有效?)、整體風險高不高。


為什麼要查勘?

  • 幫保險公司做決定
  • 查勘的結果會告訴保險公司,這個案子的風險到底有多高,決定「要不要保」以及「保費怎麼算」。


  • 協助客戶改善風險
  • 如果查勘後發現問題,保險公司可能會建議客戶改進,這樣不只能降低客戶的風險,有時也可能因此得到保費優惠。


    什麼是鑑定?

    鑑定通常發生在損失發生之後,也就是出險後的查勘,申請理賠時如果雙方對「損害的範圍有多大」、「損失的價值是多少」有不同意見時,就會啟動鑑定這個程序。


    鑑定人員會去現場仔細評估實際遭受的損失有多嚴重,例如建築物損壞的程度、修復需要多少費用,或是工廠火災後機械設備的損失價值。


    如果是發生在承保前的鑑定,通常是為了鑑定保險標的物的價值,或者是既有損失情況的紀錄,例如鄰屋現況鑑定就是一個例子,這種狀況會跟前面提的查勘很類似。


    為什麼要鑑定?

    為了公平地解決理賠金額的爭議,鑑定人員提出的專業估價,可以作為被保險人和保險公司協商理賠金額的重要依據,可以參考,但不是唯一的指標。


    查勘與鑑定的比較:


    項目 保險查勘 保險鑑定
    定義 在承保前或續保時,對物業進行檢查,以識別風險並評估現有控制措施。 在損失發生後,對物業或損壞進行估價,以確定保險賠付金額。有時也指為確定承保金額而進行的重置成本分析。
    目的 協助核保決策;提供風險管理建議;降低未來損失。 確定損失價值;解決理賠爭議;確保公平賠付。
    時機 風險識別、風險評估、安全系統檢查、營運流程審查、風險改善建議。 損害範圍評估、重置成本估算、殘值評估、損害原因確認。
    主要內容 承保前或續保時(預防性)。 損失發生後,當保險人與被保險人對損失金額有爭議時;或為確定承保金額。
    主要作用 風險選擇、保費定價、風險減輕、提升物業安全。 理賠依據、詐欺預防、加速理賠結案。
    執行者 損害防阻工程師、損失控制顧問、風險工程師等。 保險公證人、理賠查勘員、獨立鑑定師等。


    現場查勘鑑定工作內容


    106年一般查勘鑑定

    保險標的物發生損失後之現場查勘係財產保險理賠之重要工作,除可了解出險狀況及掌握第一手資料外,並可作為處理理賠案之主要依據,請問現場查勘之工作內容包括那些事項?

    111年一般保險公證報告

    請說明保險公證人現場查勘鑑定之重點事項?


    承保前的風險診斷師

    承保前查勘的工作就像是風險診斷師,早期的查勘可能比較像交作業,看合不合基本規定。但現在的查勘,已經進化成更全面的風險剖析了。


    查勘不只要看肉眼可見的問題,更要深入挖掘潛在的、不容易發現的風險。像是建築結構穩不穩固、機器設備怎麼運作、員工的工作流程有沒有問題。


    舉例來說,就算裝了最先進的消防系統,但如果動火作業隨便來,或是員工沒經過訓練就亂操作,那這個系統也可能變成白搭。所以,查勘不只檢查「物」,更要看「人」的管理,才能真正看透所有的風險。



    承保前現場查勘重點事項:


    項目 重點事項
    建築結構 建築結構、建材、耐火等級、防火區劃、隔間與開口,以及防火門窗、防火填塞等,判斷火勢蔓延、延燒的可能性。
    場所性質 場所使用性質、潛在危險特性,以及生產過程、儲存物品的易燃性、爆炸性、毒性等。
    防護設備 消防設備系統,包括主動式與被動式防護,如自動火災警報設備、自動滅火設備、滅火器、消防栓、排煙設備等。
    外部環境 標的物外部所處的環境,包括鄰近建築物、地形、交通狀況、自然災害潛在風險(地震帶、洪水、土石流潛勢)等。
    內部管理 內部管理層面,預防損失發生的管理機制,包括風險管理政策、教育訓練、緊急應變計畫、維護保養計畫等。


    出險後的損失鑑價師

    出險後的查勘工作就像是損失的鑑價,除了損失理算之外,同時也有預防詐欺的任務。


    最主要的工作當然就是清點受損的財產,評估損失有多大,到底該賠多少錢。詳細記錄、收集數據,確保賠償的金額是公平合理的。


    除了賠償之外,親自到現場查勘可以核對出險通知與實際受損情況是否吻合,也能有效嚇阻那些想誇大損失或根本是詐保事故的理賠申請。



    出險後現場查勘工作內容:


    項目 工作內容
    資訊收集與訪談 了解事件發生經過,收集第一手資訊,幫助判斷責任與損失原因。
    檢查與損害評估 檢查建築結構、屋頂、水電空調系統、基礎設施,全面了解損害範圍與嚴重程度。
    拍攝照片與錄影 在清理前對所有受損處和物品進行詳細記錄,提供做為理賠請求的證據,防止詐欺。
    清點受損標的物清單 製作詳細清單,包括品牌、型號、成本,勿丟棄受損物,以估算損失價值,作為理賠計算依據。
    測量與界定損失範圍 測量並記錄損失範圍與數量,確定須重製或修復的具體範圍和成本。
    尋求專家協助 如案件較為複雜或有特殊性,需另會同技師或其他專業人士一同查勘。


    查勘工作的行前準備


    109年一般查勘鑑定

    為使保險查勘工作做得比較完善,查勘人員在查勘之前必須有那些準備?請說明之。

    查勘前的準備不只是為了讓查勘人員省時間,更是為了讓整個查勘過程更可靠、更專業。


    為什麼要準備?

  • 效率與精準度
  • 準備充分,就像有張地圖,不會迷路,能更快找到重點,結果也更準確。


  • 建立信任感
  • 一個準備充分、看起來很專業的查勘員,會讓被查勘的客戶覺得放心,知道他們是來幫忙解決問題的。


  • 減少重複
  • 準備好可以避免到現場才發現缺東缺西,需要再跑一趟,浪費大家時間。


  • 安全第一
  • 查勘時必須準備個人防護裝備,避免在危險的環境中受傷。


    查勘前的準備:


    類別 準備事項
    資訊收集與研究 審查保單與損失紀錄:了解承保範圍、過往損失歷史。
    事前索取現場資訊:平面圖、化學品儲存、設備清單。
    調查相關法規與規範:建築規範、消防法規、工業安全要求。
    調閱過去查勘記錄:了解前次發現的問題、改進措施及成果。
    現場協調與溝通 安排查勘時間:與業主或聯絡人協調,確認方便查勘時段。
    協調專家支援:如有需要,邀請結構工程師、專業技師等。
    準備工具設備與文件 準備專業查勘工具:數位相機、測量工具、專業量規。
    準備個人防護設備:安全帽、手套、安全鞋及其他裝備。
    準備文件與清單:筆記本、文具、夾板、檢查清單。


    查勘能夠提供的幫助


    108年一般查勘鑑定

    以保險公證人的立場而言,其從事保險查勘工作能提供保險人那些業務上的協助?以便利保險人在那方面工作上的依據?請說明之。

    從公證人的視角而言,保險查勘工作不只是查而已,同時也能創造價值,這是由於現在的保險公司與保戶之間的關係,已經從買賣關係轉變風險夥伴


    保險公司透過精準的查勘,幫助客戶做損害防阻、建立信任關係。保險公司也能挑選到優質客戶(風險低、管理好的),並訂出合理的保費。


    所以現場查勘對保險公司來說,絕對不只是一筆支出,它更像是一項投資。透過查勘,保險公司能更精準地評估和定價風險,提供更具吸引力條件的承保條件。


    現場查勘對保險人的協助:


    協助領域 具體協助內容 為保險人提供之依據
    核保決策 提供精準風險數據與報告,評估曝險情況。
    協助分辨風險與定價,確保業務核保利潤。
    判斷風險自留能力、設定合理保費與條款。
    進行風險選擇,留住優質客戶。
    損失預防與風險管理 辨識潛在風險,提出具體損防策略。
    協助客戶降低風險,提升風險承受力。
    制定風險改善計劃、降低損失頻率與幅度。
    建立長期客戶關係、提升品牌價值。
    理賠管理與效率 提供中立的損失評估數據,預防道德危險。
    承保前留下證據,作為日後理賠基準,避免爭議。
    加速賠案處理速度、減少理賠爭議。
    確保理賠公平性、避免保障不足或不足額。
    業務發展與客戶關係 提供損害防阻服務,建立信任。
    協助保險公司爭取新業務,拓展市場。
    提升客戶滿意度與忠誠度。
    爭取新客戶、擴大市場占有率。


    結語


    這篇文章簡單地介紹了查勘與鑑定的工作內容,並列舉了一些與查勘概念有關的歷屆試題,用這樣的方式再回頭看題目時,應該就比較有寫題目的方向。


    由於我自己並沒有從事過保險公證業,寫的內容難免有些疏漏,如果有業內的先進也歡迎補充指教。


    如果你有其他關於一般保險公證人考試的問題,歡迎留言討論,我們可以一起激發更多的解題思路,祝各位考試順利。

    張貼留言

    0 留言

    張貼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