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保險與責任保險理賠計算題,在一般保險公證人考試會怎麼考?

 Slash
By -
0
一般保險公證人工程保險與責任保險理賠計算題

一般保險公證人考試的工程保險與責任保險,雖然整體而言計算題並不多,但背後裡考的其實是考生對於條款的熟悉度,所以也需要會計算。


我挑選了一些類型與火災保險比較不一樣的題目來分享,如果你對於計算題感到很複雜的話,看完之後應該能讓你有所改觀。


延伸閱讀:
火災保險理賠常見的計算題,一般保險公證人考試必須掌握這種題目


更新日期:



營建機具綜合保險理賠計算

歷屆關於工程保險本體理賠的計算,除了複保險分攤類型的題目之外,營建機具綜合保險算是很常出的險種。


工程保險裡機械類險種理賠的計算,像是營建機具綜合保險、電子設備綜合保險以及機械保險等都是類似的概念,以下用112年一般保險公證報告第3題的第2小題作為範例。

設一挖土機上午完成挖土作業後,中午休息時機身突然自體起火燃燒,雖經搶救,挖土機仍陷入一片火海,受損嚴重。該挖土機已投保營建機具綜合保險,出險時仍在保險期間內,其他資料如下:
(1)保險金額:250萬元;
(2)自負額:損失之10%,至少20萬元;
(3)重置價格:250萬元;
(4)修復金額:報價120萬元;
(5)實際價值:100萬元;
(6)殘餘物價值:3萬元。
請依上述資料理算賠償金額,並說明理算之過程。

營建機具綜合保險關於機具本體的保險金額,應為保險標的物的重置價格,本題保險金額與重置價格相等都是250萬,所以計算賠償金額時不需做不足額比例分攤。


當保險標的物的修復金額(120萬)>實際價值(100萬)時,賠償金額會以實際價值為限,也就是在不考慮殘餘物價值以及自負額的情況下,賠償金額為100萬。


自負額=實際損失100萬×10%=10萬,但由於至少20萬,所以自負額為20萬。


如果再把殘餘物價值以及自負額考量進來,那麼賠償金額=實際價值100萬-殘餘物價值3萬-自負額20萬=87萬


營造工程綜合保險理賠計算

以下用106年一般保險公證報告第3題作為範例。

某橋梁營造工程造價5,000,000元,承包廠商在工程開始時,分別向甲、乙兩家保險公司投保營造工程綜合保險,保險金額分別為3,000,000元和4,000,000元,未投保施工機具和清理費用,每次事故自負額分別為10,000元及20,000元。
在保險期間內,施工過程發生保險事故,導致工程受損,經被保險人積極搶救,再經保險公證人查勘認定事故損失3,000,000元,其中機具設備損失500,000元,支付清理費用200,000元,受損標的物無殘值。
同時為搶救工程本體財物,支付施救費用300,000元。請計算本次事故保險範圍內的核賠金額多少?
又由於被保險人以同一工程向二家保險公司投保營造工程綜合保險,屬重複保險,則甲、乙兩家保險公司各應分攤多少賠款?請詳細計算列入公證報告。
  • 核賠金額
  • 這題除了考營造工程綜合保險的理賠之外,同時也考了複保險的概念,由於甲、乙兩家保險公司保險金額總和7,000,000(3,000,000+4,000,000)>工程造價5,000,000,因此不須不足額比例分攤。


    因為施工機具和清理費用並未投保,計算時這兩項損失金額都必須從事故損失裡扣除,而施救費用必須加進來。


    所以在暫時不考慮自負額的情況下,核賠金額=(3,000,000-500,000-200,000+300,000)=2,600,000


  • 複保險分攤
  • 當營造工程綜合保險遇到有複保險情形時,會採比例責任制來做分攤,各保險人應負擔賠款金額:


    實際損失×(各保險人之保險金額÷各保險人保險金額之總和)

    甲:2,600,000×(3,000,000÷7,000,000)=1,114,286

    乙:2,600,000×(4,000,000÷7,000,000)=1,485,714


    假設本題自負額採分別扣除方式,在扣除自負額之後的賠款分攤金額為:

    甲:1,114,286-10,000=1,104,286

    乙:1,485,714-20,000=1,465,714


    關於自負額的扣除,實務上還有其他方式,例如扣除所有保單裡最低或最高的自負額,而不是分別扣除,我們身為考生只要題目沒有限制,可以自行假設一個可行、方便計算的方式就好。


    責任保險等額分攤法

    以下用101年估價與理算概要第2題的第2小題作為範例。

    在責任保險之眾多理賠方法中,有所謂等額分攤法(Contribution by Equal Shares),請問何謂等額分攤法?
    假設甲、乙、丙三家保險公司所承保之責任限額分別為100,000元、200,000元及300,000元,如損失金額分別為180,000元及500,000元,依等額分攤法計算,甲、乙、丙三家保險公司各應分攤多少損失金額?

    等額分攤法通常會用在責任保險上,承保同一風險的多家保險公司逐層平均分攤損失,每層最高限額由保險金額最低的保險公司承擔。


    若損失超過該層的限額,其餘保險公司再繼續平均分攤剩餘損失,最高限額同樣不超過各自的限額。較可確保各保險公司之間公平、直接地分攤賠償責任。


  • 損失金額180,000時
  • 第一層:

    先假設如果三家公司平均分攤損失的話,計算每家各應分攤的損失金額。

    180,000÷3=60,000,小於任何一家公司的保險金額,表示損失分攤在第一層就能結束了,甲、乙、丙三家保險公司各應分攤60,000的損失。


  • 損失金額500,000
  • 一樣先假設如果三家公司平均分攤損失的話,計算每家各應分攤的損失金額。

    500,000÷3=166,666,已大於甲公司的保險金額,表示損失至少還需要再分攤到第二層,第一層的分攤金額就是甲公司的保險金額100,000。


    第一層分攤結果

    甲:100,000

    乙:100,000

    丙:100,000


    因為甲公司的保險金額已用盡,所以從第二層開始就只由乙、丙公司繼續分攤剩餘的損失200,000(500,000-100,000×3)。


    乙公司剩餘保險金額:200,000-100,000=100,000

    丙公司剩餘保險金額:300,000-100,000=200,000


    繼續假設如果乙、丙公司平均分攤剩餘損失的話,每家各應分攤的損失金額。

    200,000÷2=100,000,不大於乙、丙公司任一家的剩餘保險金額,表示損失分攤到第二層就能結束了。

    第二層分攤結果

    乙:100,000

    丙:100,000


    根據上述兩層的計算合計,可算出以下的賠款分攤結果:

    甲:100,000

    乙:100,000+100,000=200,000

    丙:100,000+100,000=200,000


    傘護式責任保險與基層責任保險

    以下用99年估價與理算概要第4題作為範例。

    設某一企業安排責任保險計畫如下:
    (1)以傘護式責任保險(Umbrella Liability Insurance)CSL$500,000,000,自負額500,000,保障其可能面臨之各種法律責任風險及契約責任風險。
    已知該企業目前之責任風險至少有公共意外責任、產品責任、僱主意外責任、電梯責任、營繕承包人責任等五種。
    (2)以基層責任保險(Underlying Liability Insurance)投保後列保險:
    (2.1)公共意外責任保險CSL$5,000,000,
    (2.2)產品責任保險CSL$20,000,000,
    (2.3)僱主意外責任保險CSL$10,000,000。
    假設發生電梯意外責任事故,被保人對受害人之責任為3,000,000,何種保險應理賠?理賠額度多少?又如發生產品責任事故,被保人對受害人之責任為30,000,000,則依上開保險計畫應如何理賠?

    傘護式責任保險就像是一種超額責任保險的概念,如果基層責任保險並未承保在內或是賠償不夠的部分,就由傘護式責任保險負責。


  • 電梯意外責任事故
  • 由於發生電梯意外事故導致的賠償責任,如果公共意外責任保險有加相關的附加條款的話,也有可能會在承保範圍內,所以在這邊我們先假設公共意外責任保險沒有承保在內。


    除此之外,我們也要假設這位受害人不是該企業的員工,也就是一般所謂的第三人,所以僱主意外責任保險不會承保在內。


    有了以上假設之後再來區分哪一個保險需負責,這個事故因為有基層責任保險存在,所以先由公共意外責任保險負責賠償,如果還有不足,再由傘護式責任保險負責。


    由於賠償責任3,000,000<公共意外責任保險的保險金額5,000,000,而且題目沒有提到有自負額,因此電梯意外責任事故須由公共意外責任保險賠償3,000,000


  • 產品責任事故
  • 與前一題相同,這個事故因為有基層責任保險存在,所以先由產品責任保險負責賠償,如果還有不足,再由傘護式責任保險負責。


    由於賠償責任30,000,000>產品責任保險的保險金額20,000,000,因此產品責任保險最多賠償到保險金額為止,剩餘不足的金額再由傘護式責任保險賠償。


    傘護式責任保險應賠償金額=剩餘未賠償金額10,000,000(30,000,000-20,000,000)-自負額500,000=9,500,000


    結語

    以上是我所挑選一般保險公證人考試關於工程保險以及責任理賠的計算題,有一些單純只考複保險分攤概念的題目就沒有在這篇文章說明。


    雖然表面上是計算題,但其實骨子裡考的還是考生對於能不能活用條款,如果題目資訊不足時能不能自己假設補充背景條件,才能讓我們順利解題。


    如果有不一樣的想法的話,歡迎留言討論,我們可以一起激發更多的解題思路,祝各位考試順利。


    延伸閱讀:
    複保險怎麼計算賠款分攤?有哪一些方式?

    一般保險公證人考試怎麼準備?考題分析與準備方向

    張貼留言

    0 留言

    張貼留言 (0)